如何提升残疾人社区日间托养服务?
记者从市残联获悉,《江门市残疾人社区日间托养服务标准》(下称《标准》)经市质监部门批准发布,已于3月1日起实施。据悉,这是我市率先在全省残疾人托养服务领域中出台的首个服务标准,也是市政府部门在民生服务领域中出台的首个服务标准,标志着我市残疾人日间托养工作进入标准化发展新阶段。
明确服务要求和评定标准
据了解,《标准》对全市残疾人日间托养服务的硬件建设、服务人员配置、服务要求、服务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统一规范了服务项目、服务要求及工作流程,建立起一整套残疾人社区日间托养服务规范化运作的体系,通过相对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比较高的管理标准,引导全市残疾人社区日间托养机构努力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标准》明确提出残疾人日间托养机构星级评定标准,将服务机构建设、工作人员要求、服务内容、服务管理等考核内容细化成清晰指标,用星的数量划分托养机构服务质量的等级,星数越多的服务机构代表该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水平越高、服务设施设备更加完善。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经费核拨以及量化机构绩效提供了参考依据,既有利于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也确保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平等、公开参与竞争。
社区康园中心数量居全省前列
据市残联业务负责人介绍,我市残疾人日间托养机构统一名称为社区康园中心,出台该《标准》,目的是提升我市残疾人社区康园中心的总体服务水平和质量,做到促进存量提质增效,规范引领优质增量。
据介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民生工作,大力推进“大民政”“邑家园”建设,全市残疾人社区康园中心得到快速发展,现有社区康园中心已达58个,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各地逐步探索引入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康园中心营运中来。58家社区康园中心中已有26家引进社会组织进行管理营运。社会服务的不断发展,对社区康园中心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多,个性化服务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急需一个符合全市实际的服务标准和较高的管理标准来规范现有机构,《标准》应运而生。
另外,在全力推动残疾人小康进程的过程中,我市依托“邑家园”和公共服务站建设,计划于2017年底在全市每个街道(乡镇)至少建立1个社区康园中心,今年将新建29家康园中心,做到全市康园服务全覆盖,使之成为残疾人基层服务的主阵地。
“《标准》的出台,对新建社区康园中心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直观、具体、明确的指导,起到引领式作用,既有利于政府对服务机构实施监督、管理,更能帮助不同岗位人员快速、系统地掌握工作要点和服务流程,从而有效提升业务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市残联业务负责人说。
本文转自《江门日报》 3月5日 A03【都市】版
版权所有:广东省江门市残疾人联合会 粤ICP备19050664号-1
![]()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龙湾东路40号 电话:0750-3952768 E-MAIL: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