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3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频道>媒体关注
感悟思想 躬身实践 学史力行

市残联多措并举为残疾人办实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近年来,我市残疾人工作在社会保障、康复救助、托养服务、就业创业、脱贫攻坚、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长足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残疾人同全市人民一道共奔小康。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门市残联以“学史力行”强化时代担当,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丰富党史学习形式,引导全市残联系统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同时坚持立足基层、面向群众,积极创新形式,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做好残疾群众“贴心人”上下功夫,在提升服务水平、办好助残实事上出实招,在宣传文体、就业等多项工作上为全省提供江门经验、贡献江门智慧,真正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成果。

感悟思想伟力

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可爱的中国》是谁在狱中写下的不朽篇章?”“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是?”……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推动我市残联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市残联组织开展全市残联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市直、市残疾人专门协会、市残疾人事业促进会及三区四市残联共10支代表队“以比鼓劲、以赛促学”。

各参赛队选手冷静思考、沉着应对、反应敏捷,现场气氛紧张激烈,选手们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丰富的党史知识储备以及精彩的临场发挥,赢得现场阵阵喝彩声,展示了党员干部和残疾人工作者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默契的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更加了解关于党和国家的发展史,更加坚定自己希望早日入党的决心。”参赛选手阿媚表示,虽然比赛结束了,但党史学习不会停止。她将牢记党史在心中,明确下一步的学习方向,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通过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市残联引导残联党员干部在学习和比赛中找到党史学习的差距和不足,从而进一步激发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以赛促学、学以致用,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同时,引导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推动我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而这,只是市残联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小缩影。

据了解,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残联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有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我们第一时间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传达了全省、全市党史学习教育部署会精神,对市残联系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安排部署。”市残联党支部副书记、办公室主任李文辉介绍,在广泛征求领导小组成员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市残联认真制定并印发《市残联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列出学习内容,明确学习方向,梳理学习要点,布置学习安排。并成立领导小组,市残联及下属事业单位上下一盘棋,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高标准开展。

坚持上下联动,党组成员、党支部委员带头组织学习、讲党课和交流发言,带动党小组和全体党员同志认真开展集中学习交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认真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组织党员用好“学习强国”“江门先锋”“江门市干部培训网络学院”等载体进行自学,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实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十四五”残疾人事业新征程。

同时,市残联把学习宣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与科学谋划江门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蓝图深度融合,促进队伍建设再强化,整体工作再发力,更有效地推动我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切实落实全省民生社会工作‘双百’工程要求,沟通民政部门、指导各市(区)抓好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转型升级,夯实镇(街)、村(居)残疾人工作根基,提高基层残联组织服务能力。同时积极协调总工会及政府相关部门,协助市总工会牵头启动纳入我市第二批‘民生微实事’的江门市工伤康复医院项目,以满足广大残疾人、工伤患者以及其他伤病患者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李润娇介绍,市残联联合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认真开展《江门市残疾人保障和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线上建言献策活动,召集市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基层残联、残疾人及社会组织分三个专场进行座谈,并赴东西部片区进行五次深入调研,凝聚各方共识,广泛听取意见,积极回应残疾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描摹好“十四五”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蓝图。

创新教育形式

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在“百年征程盛世歌”——江门市庆祝建党100周年合唱大赛暨第十四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市直机关组)上,市残联爱咏恒合唱团美妙的歌声赢得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他们与市直机关36支队伍同台献唱,在全国助残日期间用最真挚情感唱出了心中对党的感谢和忠诚,并获得银奖的好成绩。

与其他参赛队伍相比,江门市残联爱咏恒合唱团是一支特别的队伍,合唱团由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组成。“我们通过歌唱的形式让残疾人与残疾人工作者融合在一起,展现残健同行、共融共享的社会风尚。”加入合唱团有半年时间的小庞是一名视力残疾人,这是他第一次代表合唱团登台演出。他表示,这次比赛不仅是展示自我、表达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更加深了他对党百年光辉历史的认识,是一次很棒的体验。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市残联始终坚持创新载体,结合市残联“党建引领,继往开来30年”宣传阵地资源,不断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内容,多渠道多形式有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结合实际开展主题党课、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举办学党史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取得实效。

开展“颂党恩 跟党走”歌曲传唱活动,激励广大残疾人以及残疾人工作者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凝聚奋发向上精神力量;市残联和市文化馆共同创作歌曲《一样的你我》在助残日期间发布,传播“党建引领,助残奋进”正能量,并得到20多家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官网和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关注以及广大市民的转发、点赞,营造了党建引领、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彰显了残疾人朋友自强奋进正能量;举办2021年全国助残日之“党建引领 助残奋进”专题活动,通过专题党课、现场学习体验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残疾人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市残疾人各专门协会和市残疾人事业促进会纷纷开展“喜迎建党百周年,共享美好新生活”等主题活动……

一次次精彩纷呈的党史学习主题活动,不但在全市残联系统掀起了学党史高潮,更进一步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让党史学习教育在干部群众中更加入脑入心。

“党和政府非常关心我们,咱们残疾人群体的生活是越过越好,我也有机会多次代表残疾人群体参加比赛,用歌声表达对党的感谢,我很自豪、也很满足。”江门市肢残人协会主席梁丽珠参加了多次党史学习主题活动,她表示,近年来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这也让其更加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进一步自爱、自强、自立,感恩奋进,创出自己的精彩人生,积极献礼建党100周年。

在把握党史学习教育内在逻辑的大前提下,市残联不断拓展学习教育载体,创新形式、强化特色,以文艺为载体,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学党史主题活动,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外在形式,把党史学习教育形象化、生动化,让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有温度,使广大党员干部和残疾人朋友在潜移默化中将学习党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开创全市残疾人工作新局面提供强大动力。

办实事解民忧

学习成果转化为强大动力

学史重在力行。除了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主题教育活动外,市残联主动将助残民生工作纳入市“为民生办实事解难题”工作清单,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为重要抓手,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成为民服务的不竭动力,着眼残疾人需求,以实际行动解决残疾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残疾群众面临的困难事、烦心事,以工作实效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残疾人满意度、幸福感进一步提高。

“感谢党和政府,让孩子又多了一份保障。”家住跃进路的娇姨因为儿子患有智力残疾,在得知政府全额帮忙购买商业保险后感到很兴奋。今年,我市残联系统继续探索市、区两级共同实施残疾人补充医疗商业保险试点项目,在江海区开展的基础上,新增蓬江区为试点,筹措资金近120万元,为蓬江、江海两区共12833名持证残疾人购买补充医疗商业保险。这个项目有效弥补了政府基本医疗保险对残疾人在医疗保障方面的不足,加强了残疾人社会保障兜底服务,减轻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市残联联合市总工会开展“学党史,办实事”活动,坚持把全市广大残疾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新要求作为服务残疾人的出发点,对符合工会建档立卡的困难职工残疾人家庭开展上门走访慰问活动;为残疾人提供支持性就业服务、介绍就业岗位,安置一批有就业需求、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就业;举办江门市第五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计算机项目),挖掘残疾人职业技能人才,以技能促创业、以技能促就业,推动残疾人群体增收创收……以“我为残疾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市残联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有力助推了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用实际行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今年,在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下,残疾人两项补贴以高于省的标准两度提标。自2021年7月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提高至每人每月200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提高至每人每月250元。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有11280名困难残疾人领取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2368名重度残疾人和非重度精神、智力残疾人领取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本次提标全市将有近5.4万名残疾人受惠。

“在今后的工作中,市残联着力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贯通结合,以实施残疾人民生工程项目为切入点,统筹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就业培训、创业扶持、托养照护、家庭无障碍改造等助残专项行动,制定好残疾人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残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和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绩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市残联综合科科长阮美兰说。

关爱“困中之困”

党史学习教育有温度

“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希望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些帮助。”近日,市残联党员干部带着“两微”助残帮困活动的礼物——电水壶和电吹风来到了残疾人岑叔家中,帮助他实现了“微心愿”。

岑叔一家兄弟4人有3个残疾,属于“困中之困”人群,2019年开始被列入市残联干部结对帮扶对象。岑叔为智力残疾人且年老,与患精神疾病的弟弟两人一起居住,生活不能自理,靠另一位兄弟每天过来照顾,家里厨房又破又烂。市残联结对干部与专职委员上门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民政部门给予房屋改造临时救助,帮助他们将原来的厨房改造为沐浴房,并积极链接爱心企业资源,给岑叔家送去了一台洗衣机,大大方便了他们的生活。

“现在他们每天两餐都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送餐服务,自己只需付很少的费用。有什么困难残联以及街道很快就帮助解决,我现在不再担心他们了,我们生活越来越好,真的很感谢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岑叔的家人浩叔激动地说。

这是我市残联关爱“困中之困”残疾人工作的具体实践。全市残联系统深入一户多残、老残一体、孤残重残、以老养残、多重残疾、独居无人照料等特殊困难残疾人中,聚焦了解他们当前最迫切的需求,开展“困中之困”残疾人关爱行动,为残疾人提供长效的关爱帮扶。

据悉,“困中之困”残疾人关爱行动项目纳入了我市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微实事项目,已于5月启动,各级残联通过建立“困中之困”残疾人家庭常态化走访制度,及时掌握他们的困难情况,链接、整合各方资源,有效帮助“困中之困”残疾人家庭解决实际困难,让广大残疾人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目前,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到6月底,通过落实现有政策,已经享受专项补贴、康复救助、托养服务、就业培训等政策帮扶救助的“困中之困”残疾人共计6775户,帮扶救助9402人次。借助全国助残日的契机,全市残联系统通过走访慰问、入户送辅具等形式关爱帮扶941户“困中之困”残疾人家庭。市残联党支部开展“两微”(微心愿、微服务)助残帮困活动,党员干部主动捐款近5000元为26户结对困难残疾人家庭购置小家电、学习生活用品,为9户家庭提供惠残政策宣传、心理健康咨询、红色故事宣讲、家居清洁等一系列微服务。

下一阶段,市残联将深入开展由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残联联合组织的“党建引领,志愿助残”关爱残疾人行动活动,更加深入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为残疾人群体办实事解难题,同时也为各级机关党组织和党员提供服务困难群众、加强党性锤炼的平台,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残联联合组织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及其在职党员开展“困中之困”残疾人关爱活动以及走进助残服务机构开展志愿活动。

“我们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困中之困’残疾人关爱活动融入我市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活动,组织党员深入我市‘困中之困’残疾人家庭开展结对帮扶。”阮美兰介绍,活动除了向残疾人家庭宣传党和国家的帮扶政策外,更重要的是了解残疾人的现状和困难,及时与社区联系反馈,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残疾人中去,把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据了解,活动时间为6月至12月,并将视活动成效及实际需要长期开展。

回望历史,坚定了信念,传承好精神,凝聚起力量,激发出热情。市残联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开展“为残疾人办实事”活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全社会弘扬和谐友爱、平等互助的良好风尚,增进大家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鼓励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展示自我,以乐观心态和实际行动拥抱美好生活,让更多残疾人感受到爱与关怀。

李润娇说:“市残联作为党委群团组织,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发挥着联系残疾人的桥梁纽带作用。残疾人又是一个社会特殊群体,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就是要牢牢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总体要求,结合残疾人工作特点、残联改革和惠残民生工作抓好落实,不断增强残联政治引领力和干事创业执行力,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为奋力谱写江门新时代、新篇章贡献力量。”

上一篇:江门市残联不断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下一篇:我市举办盲人初级按摩培训班
[返回]     [打印]
版权所有:广东省江门市残疾人联合会 粤ICP备19050664号-1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龙湾东路40号  
电话:0750-3952768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