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3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频道>媒体关注
江海区残联借助互联网搭建爱心传送平台精准对接圆梦“微心愿”

江南街道竹苑社区低保残疾人云姐家的热水器已经“超龄”使用十余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2016年国际助残日当天,云姐突然收到了江海区残联和天健社工中心送上门的一台崭新热水器,还观看到了已经阔别多年的精彩电视节目。云姐的脸涨得红红的,不善言辞的她眼角满含笑意地感谢个不停。

云姐的热水器从何而来?原来,今年5月,江海区残联官方微信“爱心对接”项目正式上线,搭建爱心传送平台,将社会爱心捐赠意向和残疾人的实际需求进行有效对接。很快,项目收到2000元慈善捐款,区残联马上行动,经过筛查审核,从众多残疾人“微心愿”中选定编号318心愿——“希望安装热水器和有线电视”为对接事项。

 

探寻保障范围外的爱心事业

江海区残联“为碍订制 益同行”项目实施以来,区残联联手社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文体及残疾预防工作,为辖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扶助辖区残疾人更多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区残联干事和社工在实际走访中发现,残疾人的某些实际需求虽不属于残联保障的范围,但仍需要社会爱心公益力量的支持。自此,区残联开始探寻保障范围外的爱心事业。“我们在这项工作里扮演资源整合者、业务监督者、平台搭建者的角色,不直接接受社会捐赠,而是安排专人负责完成所有‘爱心对接’事项。”区残联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日常工作中,区残联干事和社工把走访调研过程中发掘的残疾人需求发布到网络或微信,鼓励社会爱心人士认领事项。认领成功后,工作人员鼓励捐赠者自行购买爱心物资或委托社工完成,最终把认捐物品交到残疾人手中。最后,“爱心对接”事项的完成情况将发布,供社会监督的同时也传递爱心接力棒。

 

发掘“爱心对接”对象

在“爱心对接”过程中,区残联鼓励各类组织和个人开展专业助残服务,填补政府助残服务的空白;建立互动化机制,形成高效、便捷、透明的服务网络,鼓励和支持社会公众、社会组织通过捐款捐物、扶贫开发、助学助医等方式,为残疾人奉献爱心,实施精准慈善。同时,区残联一直在挖掘、对接“爱心对接”对象。截至目前,区残联通过平台发布“爱心对接”对象74名,成功对接24名。

宏达电器维修行负责人、礼乐敬和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刘志宏是众多助残志愿者之一。他是一名家电维修从业人员,并希望利用自己的技能回报社会。日常生活中,刘志宏积极参与“巧手进村居”等社区志愿服务,参与探访开平玲珑村、新会麻风村的残疾受助对象。作为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他经常入户探访残疾人,积极为有需要的残疾人提供转介服务。2015年,在刘志宏的帮助下,贫困残疾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小蓉申请到资助金,接受了心脏手术,逐步走上康复之路。刘志宏说:“许多需要关心的人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应该与我们共享阳光。助残一小步,残疾人的生活可能迈出一大步!”

 

本文转自《江门日报》 12月15日  A10【高新新闻】版

 

上一篇:省第二届“残健同行,融洽共处”乒乓球训练营活动在我市举行12名残障学生参训
下一篇:听障儿童的福音,可以申请免费助听器啦!
[返回]     [打印]
版权所有:广东省江门市残疾人联合会 粤ICP备19050664号-1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龙湾东路40号  
电话:0750-3952768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