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3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频道>媒体关注
“倾诉之后,心情轻松多了”

记者日前从市巾帼义工分会获悉,巾帼义工在市残联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心(以下简称“特教中心”)设立的“心灵驿站”,一年来辅导特殊儿童家长60多人,为他们排解压力,疏导情绪。特殊儿童家长和特教老师们一说起“心灵驿站”,都由衷地“点赞”!

特殊儿童的家长也需要“康复”

残疾儿童的出现,会带给家庭带来沉重的压力。在残疾儿童的康复和成长路上,家长们倾注了毕生的心血。目前,特教中心收治近140名残疾儿童,他们享受免费的康复教育服务。即使如此,仍有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快更好康复,宁愿放弃工作,陪着孩子一起做康复训练,承担着来自经济上、精神上的双重压力,有的家长出现了焦虑、烦躁甚至绝望的情绪。

为了舒缓特殊儿童家长长期超负荷的精神压力,积极乐观对待残疾孩子的康复和生活,建立自信的人生态度, 2014年5月15日 ,市巾帼义工分会在特教中心建立“心灵驿站”。当日,两位聋儿家长许艳芳、陈秀芳走进“心灵驿站”,跟义工们倾诉烦恼和心事。4名巾帼义工倾听她们的心声,细心地记录,安抚她们的焦虑情绪,并积极帮她们想办法。许艳芳走出“心灵驿站”后对记者表示:“倾诉之后,心情轻松多了,感谢你们这些热心的义工。”

每月15日是家长内心温暖的守候

从去年5月15日开始,巾帼义工们放弃休息时间,定期为特殊儿童家长免费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特殊儿童的家长做好朋友,传递正能量。除了寒暑假,“心灵驿站”逢每月的15日下午3时至4时30分开放,如遇双休日或公众假期则往后顺延到上班第一天。至今,“心灵驿站”已经开展了10期,辅导特殊儿童家长60多人,取得了良好成效。

“将心里的烦恼说出来,整个人感觉舒服了很多!”这是大多数走出“心灵驿站”的特殊儿童家长的心声。

吴洁眉的孩子患有自闭症,一直以来她心情沉重,也不想对人说自己的事,变得有点内向。经过了“心灵驿站”辅导后,她感触地说:“那一刻,我所有的泪水释放了出来,感觉前所未有的轻松。多谢一直关心我们的巾帼义工阿姨们!”

蓬江区永盛社区60岁的莲姨对记者说,她4岁的孙女余安安经过一年的免费康复训练后,已经能够自己穿衣、吃饭、大小便了。“孩子康复治疗之前什么都不会,才进残联特教中心一年,就学会很多自理技能,而且治疗完全免费,很感谢老师们的教导,感激巾帼义工们的开解和鼓励。”

义工成为特教老师的“战友”

特教中心的老师们也盛赞“心灵驿站”。保育部的一名老师说:“我看见家长们每次做完心理辅导,都是眼红红,松了一口气的样子,我们做老师的就反思,我们在做好儿童工作时,是不是忽略了家长的工作?感谢巾帼义工的加入,担负了这方面的工作,让我们多了一群并肩作战的‘战友’。”

市巾帼义工分会常务副会长钟丽卿表示,分会里的巾帼义工有很多专业人士,比如在职的医护人士、法律界人士等,可以为家长们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并寻求爱心人士和企业的帮扶。今后将整合各方面资源,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充分发挥巾帼义工的优势,更好地开展后续“心灵驿站”活动。

图为今年新春,市巾帼义工分会“心灵驿站”的工作人员与残疾儿童及其家长新年联欢

 

本文转于《江门日报》 215-7-7   A09【 公益 】版

 

上一篇:农疗使残疾人康复更接地气
下一篇:志愿助残 一路同行
[返回]     [打印]
版权所有:广东省江门市残疾人联合会 粤ICP备19050664号-1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龙湾东路40号  
电话:0750-3952768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