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江门市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心组织开展“以爱之名,携手同行”听障儿童家长分享交流会,邀请3位毕业生家长分享孩子康复成长故事与心路历程。25名新手家长带着困惑和期待共赴这场“爱”的约会,在倾听、互动中被点亮希望,收获信心。3名特邀观察员冯经彩、刘萃文、黄翠媚出席活动,为听障儿童家长鼓励赋能、送祝福。
图为分享交流会现场
回顾视频《成长足迹》打开了毕业生家长和老师们记忆的闸门。镜头流转中,曾经咿呀学语的小宝贝,在老师和父母的陪伴下,一步步跨越无声的障碍,学倾听,学表达,学沟通的成长故事再一次浮现眼前。三位毕业生家长带着笑容,分享着触动人心的生命故事。
图为三位毕业生家长分享孩子康复故事
琳琳妈妈:不用那么焦虑,相信孩子
谈及孩子康复故事中最重要的决定,毕业生家长琳琳妈妈说:“一定要调整心态,尽早佩戴助听设备,尽早开始康复课程。”她坦然分享琳琳的康复经历,“3个月确诊,5个月佩戴了助听器并接受早期干预。2岁时因听力减退植入了电子耳蜗,2岁8个月她转介到普通幼儿园。”
她说,“单靠课堂的训练远远不够,家长一定要跟着老师学习。我很重视每次的亲子教学课程,每次上课都会学习到关于听能管理和各种家庭康复的技巧,这样回到家才知道怎样把康复融入到日常生活和游戏中。”
面对新手家长抛出的问题:“小孩不会说白话,去到公园别人说什么他都听不明白,怎么办?”她坦然给出回答:“你的孩子才2岁3个月,这个年龄可能也不会白话或是不太懂普通话。慢慢来,不用那么焦虑,相信孩子,他会在环境中不断地学习、成长,不断地给你惊喜。”
淡定妈妈的智慧分享赢得了现场一次又一次的掌声,而她的笑容和那句反复强调的:“不用那么焦虑,相信孩子”更是给现场的新手爸妈带来直抵人心的温柔抚慰和看见光、相信光的希望与力量。
岚岚妈妈:家人的支持很重要
今年4岁半的岚岚在新生儿时听力筛查不通过,6个月确诊双耳极重度听力损失,9个月双耳植入人工耳蜗,10个月开启早期康复计划。
回想起孩子的康复旅程,岚岚妈妈说:“最难的是一开始,没办法接受孩子的听损。本来以为电子耳蜗开机后,孩子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开始学说话,可孩子学说话特别慢。又要上班,又要送孩子来上课,孩子还不怎么配合,真的是身心疲惫。”
回望这一路走过的路,“家人的支持很重要!”曾是职场人的她,一度纠结于“到底把岚岚的康复交给奶奶,还是辞去工作在孩子语言发展黄金期专心陪伴孩子”,爱人的支持给了她莫大的勇气,她更是现场表白丈夫,“曾经有2年时间,爸爸一人辛苦打拼赚钱,让我有底气暂时放下工作,高质量陪伴孩子康复成长。”质朴又温暖的表白,让不少年轻的父母在掌声中彼此回望,在无声地传递着爱与支持。
晴晴妈妈:多带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
5岁的晴晴在读幼儿园中班,她喜欢阅读,喜欢唱歌,还多次担任入园小礼仪和幼儿园美食主播。
谈起转介进入幼儿园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准备,晴晴妈妈笑着说:“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多带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她直言,一起玩耍的过程提供了很多问题处理的机会,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发展很多社交小技巧,例如如何寻求帮助、和小伙伴意见不一致怎么办等。干货十足的经验之谈,让现场的老师和家长频频点头,并不时认真记录。
图为家长写下对孩子的未来期待
“未来,你期许孩子可以成长为什么样子?请你写下心愿和目标,也写下朝向这个目标,你可以迈出地关键一步。”跟随主持人的引领,家长们纷纷写下各自的目标和心愿,并互相加油打气,场面温馨、感人。
“用家长影响家长,以生命影响生命,进而帮助家长树立信心,看到希望是我们举办活动的初衷。”江门儿康中心主任、活动观察员冯经彩说。
春风有信,花开有时;携手共进,未来可期。祝福爸爸妈妈们都能高质量陪伴孩子康复成长,用爱与智慧带领孩子跨越障碍,拥抱更加美好的明天!
版权所有:广东省江门市残疾人联合会 粤ICP备19050664号-1
![]()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龙湾东路40号 电话:0750-3952768 E-MAIL: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