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3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频道>工作动态
省残联理事长张永安率队督导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

10月28日至29日,广东省政府残工委副主任、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永安带领考评估组对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江门市政府残工委主任、副市长王长青,以及市政府副秘书长江宁进、市残联理事长梁培招等领导参加考评活动。     

评估组一行先后来到市特殊教育学校、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蓬江区荣盛实业有限公司、蓬江区残疾人服务中心棠下站、蓬江区伍威权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心等机构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我市残疾人服务机构的运作情况,详细了解我市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托养等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  

图为广东省政府残工委副主任、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永安为康园中心学员点赞  

         

图为在蓬江区荣盛实业有限公司,张永安询问残疾人就业情况  

         

图为评估组实地调研江门市特殊教育学校  

         

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评估组实地查看了市残联康复医院和市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心的硬件配套设施,详细了解机构人员组成及运作情况,并亲切看望了残疾儿童。张永安表示,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尤为重要,离不开中心老师的辛勤付出,希望老师不忘初心,立足岗位,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为残疾儿童及家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图为广东省政府残工委副主任、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永安亲切看望残疾儿童  

         

我市困难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是评估组关心的问题。28日下午,评估组入户走访慰问了蓬江区两户困难残疾人家庭,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居家服务、康复、就业等情况,亲切询问他们目前所遇到的困难和需求。张永安强调,要持续做好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工作,为困难残疾人做好兜底保障工作,让残疾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一个也不掉队。  

图为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家庭  

         

在蓬江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座谈会,评估组听取了蓬江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的汇报,并与残疾人代表和残疾人家属进行座谈交流,听取残疾人朋友对我市残疾人“十三五”工作的评价及对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期盼和建议。张永安对蓬江区落实“十三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实施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蓬江区残联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把残疾人的需求及时反映给党和政府,要主动联系残疾人,认真做好残联改革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根基。张永安勉励残疾人朋友要乐观生活、自强自立,努力提升技能,相信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下,将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图为蓬江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座谈会现场  

         

29日上午,江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汇报会在市政府会议室召开,王长青副市长向评估组汇报了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我市凝聚各方力量发展残疾人事业,残疾人整体生活状况明显改善,残疾人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全面完成,部分指标超额完成:健全残疾人保障机制、持续改善残疾人基本民生、全力促进残疾人脱贫增收、全面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共融共建共享的文化惠残、志愿助残服务体系、夯实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    

图为江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汇报会,王长青副市长作情况汇报  

         

张永安对我市残疾人事业“十三五”期间的工作实施情况及工作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点评了我市独居残疾人定期走访制度、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残疾人托养服务、残联干部队伍建设等工作亮点。同时,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全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大局,张永安提出了五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二是要以群团改革为契机全面强化残联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以政治引领力促业务推进;三是全力推进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不放松,并做好后续工作,为相对困难残疾人做好兜底;四是持续做好残疾人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全省的部署要求,落实好残疾人服务机构及残疾人的防控工作;五是要完成年终重点工作,积极落实精准康复、残疾人证办理、基层组织建设、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等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图为广东省政府残工委副主任、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永安理事长发言  

         

         

         

         

相关链接  

“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我市凝聚各方力量发展残疾人事业建立了城乡一体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增强残疾人服务的广度、深度和精准度建成了网络健全、服务完善、保障有力的残疾人服务体系,在政府购买社会助残服务的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残疾人日间托养服务标准化建设等方面摸索出了江门经验,残疾人工作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涌现出一批荣获国家级荣誉的优秀残疾人代表和工作者,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各项任务              

(一)领导高度重视,保障机制健全。一是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残联协调、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实施方案》、《江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江门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以及残疾人社会保障、精准康复行动、残疾人十五年免费教育等配套扶助政策,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和政策支撑二是建立稳定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经费保障机制,通过经费拨款、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福利彩票公益金、地方教育附加等收入,多方保障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十三五”期间,仅市本级安排残疾人事业专项资金超过1.5亿元,广泛发动社会参与助残活动,五邑慈善会、昌兴关爱慈善会、香港台山商会等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和个人共同襄助残疾人公益事业。三政府推动、社会组织承接、项目运作、社会化服务、标准化监管残疾人服务工作模式初步形成。开展“公益创投”活动,整合各部门政策、资金、资产等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全面推进残疾人服务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健全以社区服务为主体、机构服务为示范、居家服务为基础的残疾人服务体系                            

(二)持续改善残疾人基本民生。一是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对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实行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落实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按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政策。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64785人次,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78578人次,两项补贴资金超过4.86亿元。低保、重度、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由财政全额补贴。以江海区为试点,为辖区所有持证残疾人购买意外、疾病住院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分步向全市推广。残疾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免费进入政府举办的文化体育场馆、旅游景区等等二是康复服务精准到位。建立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扶持和精准服务机制,加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力度,提高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资助标准。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服务率超额完成省指标任务,五年来,为全市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各类康复服务55001三是托养工作成效显著。进一步完善寄宿托养、居家养护、日间照料等多层次、个性化托养制度。全市73个镇(街)建成96个社区康园中心,提前超额完成任务;全面引入社工组织营运,实施服务质量标准联盟和星级管理,为1900多名智力、精神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提供庇护性就业和日间照料服务。四是基本住房优先保障。对符合公共租赁住房条件的重度、一户多残的残疾人家庭给予优先选房及减免租金等优待政策。五年来1851户残疾人家庭进行居家无障碍改造。                          

(三)全力促进残疾人脱贫增收。一是全市建档立卡残疾人2161人全部实现了脱贫目标。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政府“精准脱贫”整体布局,实施了爱心工场、爱心超市、残疾人就业扶贫车间等一批“扶贫+助残”项目,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低保兜底等扶贫政策。建立残疾人就业扶贫培训基地23个,全市投入1068万元扶持2271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发展生产及自主创业。二是依法促进残疾人就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带头招聘残疾人就业,未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依法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给予社会保险费资助,将关爱残疾人项目纳入市政府企业信用评级评价指标,促进残疾人就业。三是通过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导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积极参与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建设,并给予启动资金扶持。全市建成规范化辅助性就业机构46家,超额完成任务。四是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搭建残疾人创业创新平台,举办5届全市残疾人创业创新大赛,连续5届参加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残疾人公益赛、参加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皆获佳绩。举办残疾人创业、精神残疾人微创业、实用技术技能等培训,新增培训残疾人4163人。                    

(四)全面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完善残疾人社区服务体系。借助“邑门式”行政服务改革契机,健全县(市、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残疾人公共服务网络。二是加强残疾预防工作,实施“出生缺陷六病防治合作项目”以及“儿童残疾预防与早期康复项目”,启动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江门市残疾儿童随报及早期康复试点工作。三是完善从学前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学段衔接、融合发展的特殊教育体系,通过特殊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实施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的残疾人十五年免费教育政策,对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给予补助。四是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推进城市道路、学校、医院、社区、银行、车站等公共场所无障碍建设,及电视台手语系统、政府及部门门户网站无障碍改造等信息无障碍建设。              

(五)完善共融共建共享的文化惠残、志愿助残服务体系。一是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广泛宣传市委市政府深化“兴业惠民”工程和扶残助残政策措施、优秀残疾人和扶残助残先进典型事迹。举办“残疾人文化节”、“社区康园中心开放周”等文化活动,开展失禁残疾人支援计划、“彩虹微跑”残健共跑等一批公益宣传活动,举办残疾人事业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社区康园中心展能活动等,树立起江门市残疾人文化品牌。二是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持续推进全民助残健身工程示范点建设,推动广东省残疾人乒乓球训练基地落户江门。发展10多个残疾人体育项目,我市残疾人运动员在国际国内赛事中争金夺银。三是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入推进“志愿在康园”服务,开展志愿服务进机构、进家庭、进社区。四是建设江门市智慧助残信息平台,为我市残疾人提供求助信息采集发布、对接社会助残资源等服务,打通残疾人基层精准服务最后一公里。        

(六)夯实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一是深入推动残联改革创新,市委市政府出台《江门市残疾人联合会改革方案》,加强残疾人工作领导,要求残联聚集组织改革和服务创新,主动融入“双区”建设大格局,加强基层残联组织能力,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现代化水平二是依法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建立市、县两级残疾人法律维权工作站、援助中心开通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成功创建省级“残疾人维权达标工作市”。三是开展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动态更新工作,为开展残疾人各项业务工作提供依据。四是从严从实抓好残联队伍自身建设,以思想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残联组织党的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学听跟”专项活动;加强与残疾人家庭直接联系,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完善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选拔、培训、考核、退出机制,逐步提高待遇补贴标准                      

上一篇:“快乐出游 品味生活”
下一篇:市残联督查小组下基层检查辖区残疾人动态更新工作
[返回]     [打印]
版权所有:广东省江门市残疾人联合会 粤ICP备19050664号-1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龙湾东路40号  
电话:0750-3952768  E-MAIL: